时间:2023-04-08 02:27:46 | 浏览:742
“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其中人参居“三宝”之首,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我国古代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然而,由于民间对食用人参存在着诸多认识误区,以至于很多人不敢轻易食用人参,影响了人参的应用范围。那么,关于人参的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吃人参易上火、流鼻血?
很多人认为“吃人参易上火、流鼻血”,实际上,这种观点较为偏颇。对“人参上火,不可轻用”之说,吉林省通化市人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卫东表示,很多人吃人参上火,主要原因之一是过量了。
为什么有的人服用人参会有流鼻血现象?孙卫东认为,这主要与个人体质及身体状况有关。每个人鼻膜厚度不同,鼻膜较薄的人,即使不食用人参,着急上火也容易流鼻血。另外,人参中含有的皂苷等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造血。人参单次服用剂量过大也有可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使得本来就较薄的鼻膜血管出血。
“除了人参之外,还有一些如桂圆、海参、灵芝、阿胶和大蒜等温热补品,里面有一些刺激血管的成分,吃多了也会导致鼻粘膜血管破裂而出血。”孙卫东表示,人参大补元气,一些气血旺盛的人食用后,身体性能会处于一种过度兴奋的状态,气足迫血妄行而血出,也会有流鼻血现象。另外,由于一部分人的体质关系,食用人参会呈现一种排斥反应,即使是正常定量,也会有上火状况,中医称之为“不受补”。
【结论】食用人参应细水长流,长期少量地补充才有最佳效果。关键要掌握好用量,同时注意吃的频次。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质合理适量食用,吃人参是不会上火的。
误区二:鲜人参的功效不如干人参?
如今,市面上的人参大多是经过加工的干人参。一部分消费者认为,鲜人参的功效不如干人参,浓缩的才是精华,事实的确如此吗?
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副主任冯家表示,鲜人参和干人参各有特点。干人参易保管、耐储存,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在药用治疗上效果较为明显。相较于干人参而言,从保健效果来看,鲜人参的补养成效更佳。由于鲜人参没有经加工脱水等处理,完整地保存了人参原汁液浆中的天然精华及活性成分,药性和缓,适合人群广泛,因此一年四季均可入膳食用。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药食同源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人参产品越来越丰富,尤其是鲜人参这部分市场拓展较快。
“以往人们习惯于购买生晒参、红参等干参制品,如今,人参‘鲜’着吃已经成为人们进补的一种新时尚。从2015年开始,我们研发鲜人参产品,应季采收,全程冷链运输。同时,还开设了消费者烹饪小课堂,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享用到新鲜人参,鲜人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鲜人参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
【结论】鲜人参和干人参在功效上没有太大差别,只是鲜人参的营养价值保存更为完整,两者各有所长,消费者可按需购买。
误区三:“异形”人参的品质不高?
古人常说:“人参人参,像人者,皆为佳。”很多消费者在选择人参的时候,将长得是否像“人”形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尺之一。还有人认为,“异形”人参的品质不高,所以往往选择那些长得“好看”的人参,这有科学依据吗?
冯家认为,人参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天然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参形态。人参外形的千差万别主要在于种植环境及培育方式,其药效成分高低也不在于人参的外形如何,而在于人参的品种和年份。“人参依据植物形态分为大马牙、二马牙、圆膀、圆芦等,依据果实颜色有红果、黄果、橙黄果等。虽然品种不一样,外形也不同,但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没有太大差别。”
因此,人参品质的好坏不能以“颜值”高低来区别,主要看人参中含有的皂苷等有效成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凡是符合标准的,都是合格的人参。
【结论】人参的外形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营养和功效没有太大差别。即所谓“参形万千,品质大同”。
误区四:人参价格昂贵,普通人吃不起?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赋予人参特殊的文化内涵:在汉代,“下有人参上有紫气”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在文化发达的唐、宋,人参被看作富贵的象征。如今,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人参依旧给人一种神秘、遥不可及的印象。人们观念里“吃不起的人参”,让很多本可以消费得起的人望而却步。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人参是名贵的药材,只要身体没生病就不需要吃。”冯家表示,随着2012年药食同源政策的颁布,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被列为新资源食品,人参不仅仅作为药物入药,同时也可以作为食材出现在餐桌上。政策的放开,激发了市场活力,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可以在日常食品中品尝人参。
他介绍,人参“大补元气”兼补五脏之气,服用原则是“小服久服”。作为日常保健,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吃鲜人参每天不超过10克,干人参每天不超过3克为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也日益增高。以往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上的人参,已经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成了大多数人可消费的滋补保健品。
【结论】随着人们对人参疗效和保健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人参已经从贵族消费品变成了日常滋补品,各种人参可供不同人群购买,人参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其中人参居“三宝”之首,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我国古代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然而
在中国,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在西方,人参叫做PANAX C.A. MEYER GINSENG,“PANAX”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包治百病”。人参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容易上当了。毕竟大家都不是专业的,很容易被忽悠。中国长白山区从清朝开
今天我们来说说天珠吧,在很多玩家的眼里,天珠是神秘的,昂贵的,而在与商有的交流过程中,也被灌输了很多关于天珠的一些常识,但是有很多毕竟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如果你把以下这五个关于珠的说法当真,那么你就是进入了一种常识性的误区,会对你真正了解
本文要区分的人参系列中成药,是指均由人参为主要药物参与组方,之前视频区分过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可能看过的朋友都忘了,文字版建议收藏人参归脾丸药物组成:人参、黄芪、龙眼肉、当归、白术、甘草、木香、茯苓、远志、酸枣仁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人参,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历来为名贵中草药,名满海内外。人参不仅是强身壮体的滋补药也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其实人参,是可以作为盆栽的,是不是听着挺稀奇的呢?人参喜欢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沃的沙质土壤。它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特别的耐冻,不耐强
说起着这人参,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不同的人参有不同的种植方法,以及不同的价格,你知道吗?北方的人参到了华北、到了南方,甚至出了国门,价格都是不同的。1.长白山野山参说起着野山参,不仅生长环境苛刻,而且生长相当缓慢。野山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根据清朝历史记载,雍正皇帝喜欢吃东北人参,熟悉清朝的朋友都应该了解,雍正帝可谓是清朝最励精图治的一位领导人了,经常批阅奏章到凌晨,感到困倦时,喜欢来碗人参汤,人参可以改善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然后他就接着处理国家大事。但是却在雍正十三年(1
说到人参,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又十分喜爱,经常用它来泡水喝养生。但是,谈到它的具体功效,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人参这一味药食两用的药材。人参性平,味甘、微苦,主要的功效是大补元气,其次还有益气生津、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的作用,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很容易引发人体亚健康,出现气阴两虚的表现。西洋参作为一种珍贵药材,药用价值非常高,被认为是清补养生的首选良药。《本草从新》里记载,西洋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许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人参药对小结麻黄——人参;人参——附子;大黄——人参;人参——五灵脂;人参——苏木;人参——黄芪;人参——白术;人参——升麻;人参——枳实;人参——黄连;人参——山药;人参——蛤蚧;人参——磁石;人参——木香;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人参药对小结麻黄——人参;人参——附子;大黄——人参;人参——五灵脂;人参——苏木;人参——黄芪;人参——白术;人参——升麻;人参——枳实;人参——黄连;人参——山药;人参——蛤蚧;人参——磁石;人参——木香;人
为什么说中国人参在药房,韩国人参在食堂?根据产地不同,我国人参称“人参”,韩国人参称“高丽参”。我们先看下中韩对人参的认知差异,这是基于中韩民众对红参认知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研究。揭秘研究结果前,先跟大家科普人参与红参:红参是人参经过蒸制
这味厉害的中药是黄芪,是补药之长,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糖含量。中医对它的运用更是广泛
来源:央视财经疫情下居家时间延长, 韩国兴起室内栽培, 成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比如京畿道这家住户的阳台, 长满了平菇、猴头菇等各式各样的蘑菇。还有人在家种植人参,两三周后即可采摘食用人参的叶子和茎杆, 三四个月后即可收获人参根。人们还可
天气寒冷,气温下降,陈阿姨跟她的老伴经常感冒,并且陈伯伯刚刚大病初愈。陈阿姨的女儿便托人买了根人参,想为家中的两位老人补补身子。怎知服用过人参熬的汤后,两位老人身体不仅没有变好,还不进反退,变得更加虚弱。陈阿姨的女儿赶忙带两位老人去医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