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02:10:44 | 浏览:2933
不知不觉中,历史公认的大补元气、无愧进补之王称号的人参,在受重视程度上,已被某邻国甚至更遥远国度的各种花花绿绿的洋参给取代。甚至一提到人参,人们除了知道所谓补益——到底补什么其实说不出来——更多的是说「你还敢吃人参,小心流鼻血」这种很令人惊诧的话。
人参面临这么尴尬的地位一定有不少原因,因为我们读者的关注点往往聚焦在「请给我一个秋冬季节吃人参的理由」这个尖锐问题上,我们还是运用两大护身绝招:请教中医专家+翻阅本草文献,来尽可能还原为什么人参被黑得这么惨?
人参是百草之王,自古以来便是上等补品,有补气生津,扶正固本,延年益寿之功。这些描述是古代医书上的常用词句,如果现在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参的作用原理有哪些?
既然是科学的角度就要从成分源头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外都已经确认人参富含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以及丰富的氨基酸及矿物质。
人参作为补益药起核心作用的自然是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人参皂苷具有强心活血的作用,所以会使人更加有精神,这就是古书上的补气扶正固本及抗疲劳之说。此外人参皂苷还有和人参多糖一样的作用,就是提升免疫力,人的免疫力好了自然可以「延年益寿」。
既然人参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知不觉中少用甚至都不了解人参怎么用了呢?
奥秘其实是一层窗户纸,有两点。
记得明代著名中医学者龚居中在《四百味歌括》中将人参列为第一条:「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卫。」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医人的入门歌诀。
可见,人参是偏阳性的药物,虽然它在2016年就已经被国家卫生卫计委列入101种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名单中并予以公布,但是如果想相对长期服用依然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然而确实了解和使用过人参的执业中医师数量并不多,所谓供给侧不足。
没有合格的中医指导,自然容易造成消费渠道发达环境下的误用、滥用,而出现个别不适合人的意外情况。现在的舆论传播很自由,自然导致了不少吃人参流鼻血这种负面消息蔓延。其实只要四个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辨证论治。如果您感觉很像治病,那我就换成「辨识体质给出建议」——更加适合相对健康而人群更广泛的大众。
这里,良心小编特意汇总了食用人参的有关注意事项,提醒大家略知一二——
1.吃人参是否要注意食物相克?
人参不宜与藜芦、皂角、五灵脂同用,但这些药物都不常见。一般来说,我们日常服用人参期间不与吃萝卜同吃就可以了,因为吃萝卜会减弱人参功效。
2. 家有小孩子,我能给他炖人参汤喝吗?
不可以,未成年人要慎用,小孩儿身体虚得很少,长久服用会影响成长发育。
3. 如果食用不当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每天按照养生需求3克左右不会有不良反应。如果太急于补养身体,大剂量服用人参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鼻干口干鼻衄,腹泻,血压升高等情况。要及时停用。
4.人参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宜服用?
高血压未得到控制者及肾功能衰竭的人不宜用随意服用人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现在都是什么社会环境了,不是只有用一整根人参泡酒,病人单煎冲服的时代了,人参越来越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字眼,不再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在深宫里面的情况了——「乾隆皇帝自50岁之后,一直坚持使用人参,平均每日噙化一钱(3克左右),世寿89岁。」(来源: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
真是不请教不知道,不查阅不涨知识,人参的用法真是太太太丰富了——
(1)泡服:每天取参片1~3克,放在瓷杯或玻璃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稍等片刻,大约10分钟后,即可食用,饮用次数不限。饮用至水味变淡时,人参渣可嚼食,也可丢弃。
(2)炖服:一般每天用2~5克,将人参片放入瓷碗内,加适量水,密封碗口,放置锅内蒸架上,隔水蒸,水开后再用小火煮沸20~30分钟。先服参汁,然后将参片吞服,早饭前半小时服用,连服一个冬季效果甚佳。
(3)煮水:将3克参片置于沙锅或搪瓷容器中,加水煮至参片变红、水变苦味时,再加一匙蜂蜜加以搅拌,此汤称为人参蜜汤,毎天早晨饮一大盅,补益又好吃。
(4)煮粥:将3克参片加水炖开,去渣取汁,加大米、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热时调入适量蜂蜜或白糖服食,嚼食人参。每天一次,可益气养血,健脾开胃。
(5)含服:每次取2~3块参片,放入口中,缓缓噙化咽下。此法适用于久病体虚、肺虚喘促、脾虚倦怠和口燥咽干者。
(6)磨粉:将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此法适用于气虚诸证。
(7)蒸蛋服:取鸡蛋一个,去壳后盛碗中,加入人参粉1~2克及清水适量,调味、调匀,或将鸡蛋顶端钻一小孔,纳入人参粉,拌匀,外用湿纸黏住,蒸熟服食,每天一次。可补虚扶正,强身健体,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的调养。
如果我们掌握尽可能多的人参使用方法,就可以在保证安全、有效地进补前提下,以更好的口味、习惯来使用人参,岂不是将进补变成了一举两得的好事?
除了不了解人参特点,不知道服用人参的方法,崇洋媚外心理外,导致现在人们远离人参还有很多因素,其中一部是热播的电视剧惹的祸,例如剧情中某某吃人参流鼻血,某某吃人参面红耳赤,等等。而且这种误解,南方比北方更严重。可以明确,在控制服用量的情况下,通常每天不超过3克并且分几次服用,是完全不用担心上火的,而且益处非常多。
综上所述,我把有关人参服用的最重要必须了解(其他可以忽略掉)的三个知识点告诉大家——
1.如果吃人参的目的不为治病而是养生,一天可以吃多少?
药典规定人参的每天用量为3~9克;保健用量3克左右。临床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服用人参量不超过3克,通常不会产生热气或者所谓「上火」。
2.什么时候吃人参保养身体最佳?
最好的进补时期为秋冬季节,可每日3克左右的人参片,用来保养身体。
3.什么样的人需要吃人参?
人参对疲劳疲倦、反胃食少、自汗盗汗、健忘、眩晕头疼、阳痿等身体亚健康带来的症状有养护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血压血糖、保护肝脏等作用。总之,感觉身体弱或者容易疲劳(中医学通常认为属于气虚)的人最都适合。
至于一种很奇葩的说法「对于肿瘤患者,人参会反补肿瘤细胞,不能吃!」——众多肿瘤科医生对于病人要饿死肿瘤细胞,不能给肿瘤细胞补营养的思想是哭笑不得。——「肿瘤细胞是饿不死的,大多数先饿死的是正常细胞。」
肿瘤患者恰恰更需要补充各类营养物质,人参虽然不同于维生素和矿物质这类基础营养,但是其中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是非常有助益的。尤其是肿瘤病人手术放疗化疗后体质往往虚弱,胃口不好,适当服用人参是有利于尽快恢复元气和体力的。
我们必须清楚和明确一点,任何离开具体的人体谈中药的药性和作用的说法,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中医的独到之处,也是不容置疑的,无可辩驳的。——引自一位自学中医后成功自救和救人的当代化学家。
人参是国粹之一!跟几千年中医药一样的。误解人参久矣的人们该醒醒了。「吃人参上火」这个大伪命题可以结束了,到此为止吧!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正安聚友会,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3064728642@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李小五
✎运营编号:GYZX001
本文要区分的人参系列中成药,是指均由人参为主要药物参与组方,之前视频区分过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可能看过的朋友都忘了,文字版建议收藏人参归脾丸药物组成:人参、黄芪、龙眼肉、当归、白术、甘草、木香、茯苓、远志、酸枣仁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人参,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历来为名贵中草药,名满海内外。人参不仅是强身壮体的滋补药也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其实人参,是可以作为盆栽的,是不是听着挺稀奇的呢?人参喜欢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沃的沙质土壤。它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特别的耐冻,不耐强
说起着这人参,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不同的人参有不同的种植方法,以及不同的价格,你知道吗?北方的人参到了华北、到了南方,甚至出了国门,价格都是不同的。1.长白山野山参说起着野山参,不仅生长环境苛刻,而且生长相当缓慢。野山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人参药对小结麻黄——人参;人参——附子;大黄——人参;人参——五灵脂;人参——苏木;人参——黄芪;人参——白术;人参——升麻;人参——枳实;人参——黄连;人参——山药;人参——蛤蚧;人参——磁石;人参——木香;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人参药对小结麻黄——人参;人参——附子;大黄——人参;人参——五灵脂;人参——苏木;人参——黄芪;人参——白术;人参——升麻;人参——枳实;人参——黄连;人参——山药;人参——蛤蚧;人参——磁石;人参——木香;人
为什么说中国人参在药房,韩国人参在食堂?根据产地不同,我国人参称“人参”,韩国人参称“高丽参”。我们先看下中韩对人参的认知差异,这是基于中韩民众对红参认知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研究。揭秘研究结果前,先跟大家科普人参与红参:红参是人参经过蒸制
这味厉害的中药是黄芪,是补药之长,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糖含量。中医对它的运用更是广泛
来源:央视财经疫情下居家时间延长, 韩国兴起室内栽培, 成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比如京畿道这家住户的阳台, 长满了平菇、猴头菇等各式各样的蘑菇。还有人在家种植人参,两三周后即可采摘食用人参的叶子和茎杆, 三四个月后即可收获人参根。人们还可
天气寒冷,气温下降,陈阿姨跟她的老伴经常感冒,并且陈伯伯刚刚大病初愈。陈阿姨的女儿便托人买了根人参,想为家中的两位老人补补身子。怎知服用过人参熬的汤后,两位老人身体不仅没有变好,还不进反退,变得更加虚弱。陈阿姨的女儿赶忙带两位老人去医院,在
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平、味甘、苦。归脾经、肺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止咳、安神益智等功效,被誉为“百补之王”。通常人们在煨汤或是泡药酒时习惯放点人参。但需要注意,人参虽然补,但是也有服用禁忌的。人参的注意事项一、不能
人参人参有几最补气之最补气效果之最补气速度之最说到底,人参和补气那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药性歌括四百味》中讲到:人参味甘,大补元气。不过提到参,就有人参党参西洋参红参花旗参沙参...这么多参,怎么用,适合什么情况用呢?来看大医生广东省名中医
“人参水”火了,它的主打是一整根人参,而且你也能实打实地看到一整根人参,售价只要20元。在我们的印象里,人参价值不菲,并且非常稀有,而这不仅仅是我们的错觉,2012年一棵重约30克的长白山野人参拍卖出了3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相当于当时黄金
不知不觉中,历史公认的大补元气、无愧进补之王称号的人参,在受重视程度上,已被某邻国甚至更遥远国度的各种花花绿绿的洋参给取代。甚至一提到人参,人们除了知道所谓补益——到底补什么其实说不出来——更多的是说「你还敢吃人参,小心流鼻血」这种很令人惊
门诊实录“朱医生,吃中药是不是就不能吃萝卜了,对吗?”“朱医生,吃膏方的时候是不是就不能吃萝卜了?”“朱医生,他们说萝卜解人参的,但是我的方子里没有人参,只有党参,那萝卜我到底能不能吃?”以上的这些对话在我耳边已经回荡了几十年了,不单单是我
为了收藏各类珍贵人参,Dao先生跑遍了越南的各个省份,甚至为此一度让家庭经济陷入“危机”,只能暂时停止爱好并专心赚钱。收入提高之后,Dao先生再次把精力投入到收藏人参的爱好中,购买那些更加稀少的人参。人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被称为“百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