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黄芪、黄精、陈皮、西洋参…115种常用中药大汇总,收藏备用

时间:2023-03-21 16:25:36 | 浏览:509

每年年末年初的时候,黄药师都会给上一年写的中药、中成药分别做个总结,今年已是第4年。黄药师小贴士:点击下方每种中药的名称,可以跳转到的对应中药用法的页面,点返回键可返回本文。1、补气药黄芪人参:大补元气,补心肺脾肾四经之虚西洋参:更适用于吃

每年年末年初的时候,黄药师都会给上一年写的中药、中成药分别做个总结,今年已是第4年。

黄药师小贴士:点击下方每种中药的名称,可以跳转到的对应中药用法的页面,点返回键可返回本文。

1、补气药

黄芪

人参:大补元气,补心肺脾肾四经之虚

西洋参:更适用于吃人参容易上火的人

党参:补脾肺之气,人参“平替”

太子参:对儿童进补更好

黄芪:补脾气和肺气,升阳

山药:补脾肺肾气阴两虚

刺五加:功效类似人参

绞股蓝: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症

白扁豆:可用于脾虚、食欲不振、肥胖

甘草:通十二经,解百药毒,药中国老

大枣:补脾虚、养血安神、调和脾胃

蜂蜜:脾肺双补,润肠通便

2、补阳药

鹿茸:补肾阳,填精补血,强筋骨

淫羊藿:峻补命门之火,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温肾壮阳,强筋骨,有毒不能久用

肉苁蓉:温肾缓慢,益精血,润肠通便

冬虫夏草:益肾补肺,贵只因为不易得

3、补血药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熟地黄:补肾阴要药,六味地黄丸主药

白芍:养肝圣药,补肝血,缓急止痛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龙眼肉:补脾胃,养气血,改善睡眠

4、补阴药

黄精

麦冬:补肺胃心三经之阴,咽炎常用

百合:润肺止咳,利咽喉,助睡眠

石斛:上养胃阴,下滋肾阴

黄精:补脾、肺、肾三经之气阴两虚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安神,久服轻身

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银耳:预防秋天燥咳,改善体虚

5、发散风寒药

麻黄:风寒感冒第一药、温肺首选

桂枝:散风寒,止咳嗽,温通血脉

紫苏:散风寒,宽脾胃,除胃胀,止呕逆

生姜:发汗解表,温胃,止咳止呕

白芷: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

细辛:古代镇痛药,散里外之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缓解鼻炎、鼻塞

葱白: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6、发散风热药

薄荷: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五官上火

桑叶:散风热,润肺止咳,清肝明目

菊花: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疏肝解郁要药,退热,升阳气

葛根:发表退热,解酒毒,升阳止泻

7、清热药

知母:高烧、上火、内热常用,清热泻火

天花粉:糖尿病常用,清热生津止渴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夏枯草:清肝明目,凉茶中常见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黄连:清心火、清胃火,清胃肠湿热

金银花:清热解毒,散风热,夏季消暑

连翘:疮痈圣药,常用于风热感冒、咽痛

板蓝根:清热解毒,常用于风热、咽痛

蒲公英:乳痈要药,清热泻火,但不伤胃

马齿苋:可用于痤疮、荨麻疹、皮肤病

胖大海:老师的护嗓神果,用于咳嗽咽痛

生地黄:养阴生津,常用于便秘、胃炎

玄参:用于慢性咽炎、咽痛咽痒、异物感

青蒿:退虚热,解暑热,截疟,清湿热

地骨皮:退虚热,清肺火,用于低热不退

8、泻下药

大黄:小量健脾,大量通便,泻火解毒

火麻仁:润肠通便,与长寿有密切关系

9、祛风湿药

独活:祛风湿,常用于中老年风湿腰腿痛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化鱼刺

秦艽: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高血压病

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

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消肿,下乳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0、化湿药

藿香:化湿解暑,止呕,用于吐泻、中暑

厚朴:行气消胀,消食积,用脾湿胃胀

草果:温脾胃,祛湿消胀,消宿食

11、利水渗湿药

茯苓:利水消肿第一药,健脾祛湿,安神

薏苡仁:利水,健脾,止泻

12、温里药

附子:温一身阳气,散寒止痛,心梗常用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13、理气药

陈皮

陈皮:行气消胀,化痰,用于痰多咳嗽

香附:女科之主帅,疏肝理气,用于肝郁

玫瑰花:缓解女性经前乳房胀痛、烦躁

薤白:通心气,心脏病、心绞痛良药

14、消食药

山楂:消食除胀,可用于高血脂

鸡内金:健脾消食,化结石,用于食积

15、止血药

侧柏叶:止血,止咳化痰,生发乌发

三七:伤科要药,活血止血补血三合一

艾叶:散寒止痛,妇科止血、安胎要药

16、活血化瘀药

川芎:头痛须用川芎,活血,祛风,止痛

延胡索:止痛要药,用于一身上下诸痛

丹参:活血调经,安神,心脏病常用

红花:活血力道大,通经止痛

藏红花:活血通经,凉血,解郁安神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妇科经产要药,也用于鼻炎

泽兰:妇科活血调经常用药,利水消肿

骨碎补:活血续筋,补肾强骨

水蛭:活血散瘀血,通经脉,利水

银杏叶:活血化瘀,平喘,改善血管硬化

17、化痰止咳平喘药

皂角刺

半夏:化痰,止呕,散结,外用消肿

皂角刺:善祛风,用于皮肤病瘙痒

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桔梗:清嗓化痰,用于咳嗽痰多,咽炎

川贝母:清化热痰,润肺止咳,寒咳慎用

浙贝母:善化热痰,止咳,解郁散结

款冬花:润肺,止咳化痰,最擅长寒咳

白果:止咳平喘,收涩止带,固精缩尿

18、安神药

珍珠:镇静安神,明目,古代用来护肤

酸枣仁:养心肝,安神助睡眠

远志:宁心安神,改善健忘

19、平肝息风药<

相关资讯

黄芪、黄精、陈皮、西洋参…115种常用中药大汇总,收藏备用

每年年末年初的时候,黄药师都会给上一年写的中药、中成药分别做个总结,今年已是第4年。黄药师小贴士:点击下方每种中药的名称,可以跳转到的对应中药用法的页面,点返回键可返回本文。1、补气药黄芪人参:大补元气,补心肺脾肾四经之虚西洋参:更适用于吃

人参、黄芪、枸杞、西洋参…99种常用中药功效大汇总,收藏备用

黄药师小贴士:点击每种中药的名称(蓝色字),可以跳转到黄药师分享的对应中药用法的页面。1、补气药补气药-人参-野山参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可用于急救、脾胃虚弱、糖尿病、改善记忆力。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更适用于吃人

中药也有副作用?带你揭秘这6种中药的副作用,不要乱吃中药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可是在生活中重要的使用是很常见的,滥用中药的情况也就随之增加。中药其实也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如果乱用中药危害不比西药的副作用要小。哪些中药存在副作用?1、水蛭水蛭是治疗血栓疾病的常用药物,能够阻止凝血酶作用,还可以用

中药颗粒和传统中药汤剂,哪种好?中药颗粒有3个优势

中药属于我们中国的国宝,中药颗粒是机械化的大生产,全部制作成小颗粒状,然后用开水来进行冲服,中药颗粒剂和传统的中药汤剂哪一种比较好呢。中药颗粒的优势有哪些?1、机械化的生产比传统的煎煮好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是通过浸泡、煎制,大约90分钟才可能

正确认识中药、服用中药、推广中药——老药师的心语

随着社会老龄化,中药在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那么,服用(或食用)中药安全吗?需要注意什么?1. 什么是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指出:“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

宁夏隆德:万亩黄芪采收忙药香飘满致富路

黄芪种苗运输装车。 李佩珊 摄 中新网宁夏隆德4月3日电 (李佩珊)4月3日,记者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新民村中药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看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颗颗饱满的黄芪种苗被挖出,工人们你捡我装,不一会儿,出土的黄芪种苗就被统一

黄芪、地黄、黄精,如何正确应用三种甘味药材?

黄芪、地黄、黄精三种甘味药材同为补药功效有何不同?黄芪生黄芪:主要的功效是固表止汗,适用于体内阳气虚导致的自汗。注意黄芪不能用于阴虚导致的盗汗。炙黄芪:主要的功效是补中益气,适用于肺气虚和脾气虚的患者。肺气虚的表现有久咳无力、气喘、胸闷、乏

黄芪、朱砂、当归,专家说这些药材的用法要讲究

詹志来 副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黄芪黄芪被誉为补药之长,它入肺、脾两经,补肺气和补脾气的作用较强,具有益卫气、固肺气、健脾气的功效。黄芪的成分黄芪主要由三大类成分组成,第一类是以黄芪甲苷为代表的皂苷类成分,第二类是以毛蕊异黄酮葡萄

高鹏说药材:淫羊藿、枸杞、黄芪、板蓝根、款冬花等行情简析

1.白茅根:目前家种新货产出,今年货源产出依然有量,行情在低迷中运行,现市场白茅根因质量不等,售价在12-15元之间。目前家种货源以河北产地为主,货量占全国的70%。由于前几年高价刺激,农户种植积极性较高,导致2020年新货上市后供大于求,

妙用黄芪,补气强身,10种搭配你想象不到

#头条创作挑战赛#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应用广泛,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种滋补药材。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可生

中药绝学: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具体怎么分呢?本文介绍现在常

常见中药材别名大全,原来中药还有这些名字,中医快收藏!

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录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有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将陆续录入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以备不时之需用。艾叶:医草、艾蒿、灸草、五月艾白术:烘术、冬术、生晒术、于术白

中药药性之最!231味中药大全,不收藏实在太可惜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其中四气、五昧及归经为中药药性理论纲领部分。中药药性各性能之间不是独立存在,各个性能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内在关联性。

如果感染了新冠,何时要服用中药?如何选择中药?

如果感染了新冠什么条件下要服用中药应该如何选择中药专家来解答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对各种类型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第一,对于轻型和普通型,尤其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如果在第一时间内采用中医药治疗,也就是出现症状就开始用药,不仅可以改善发热、咽喉疼痛、全

中药能存放多久?干的中药也有保质期?医生终于说了大实话!

其实中药也会有一定的保质期,影响中药变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湿度、空气等,中药容易出现发霉、酸败、挥发的,中药能存放多久呢?中药能存放多久?1、煎好中药的存放一般代煎的中药汤剂是真空包装的或者自己使用器皿来盛放,温度越高药液变质就会越快。

友情链接

人参养生网-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根含多种人参皂甙。性温,味甘、微苦、微温。人参分参须、生晒参、白参、野山参、红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本站为您整理了人参选购技巧、适宜人群、不宜人群、搭配禁忌、人参的功效与作用、人参的烹饪技巧等信息,让您做出美味的人参。
人参养生网 65122.cn ©2022-2028版权所有